阿里云服务器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技
科技 大湾区新闻网 2023-11-01 552浏览

MCU市场生变,国际大厂又施压,中国企业何去何从?

进入 2023 下半年以来,芯片库存调整出现好兆头,2022 年最早承受降价压力的微控制器市场,近期,带头降价的企业陆续停止杀价清库存策略,部分品类甚至开始涨价。由于 MCU 应用广泛,涵盖消费类电子、汽车、工控、IoT 等众多领域,如今报价回升,从一个侧面反应出终端市场需求正在回暖。

本文引用地址:

2020-2021 年,受疫情影响,全球 MCU 市场紧俏,相关厂商迎来增长红利期。

从 2020 年第三季度到 2021 年第三季度,全球 MCU 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,缺货涨价状态持续,交货周期也呈现出延长局面。

MCU 原厂方面,都多次上调 MCU 价格。ST(意法半导体)在 2020 年底和 2021 年 5 月两发涨价函,瑞萨电子也于 2021 年 1 月调涨部分产品价格。中国本土 MCU 大厂兆易创新在 2021 年 1 月和 4 月两次上调 MCU 价格。中国台湾 MCU 大厂盛群于 2021 年 4 月宣布暂停 2022 年订单,并涨价 15%-30%,新唐等厂商在那之前也纷纷调涨了 MCU 价格。

受涨价影响,自 2020 下半年起,中国台湾 MCU 厂商营收同比大幅增长,新唐、盛群、松翰月度营收同比增速自 2020 年 4 月均保持在 10% 以上。以盛群为例,该公司 2021 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42%,毛利同比增长 46%,2021 年订单全满,交货期长达 6 个月,而那之前为 3-4 个月。

价格方面,多款 MCU 价格上涨 6-10 倍。在那轮涨价潮之前,中国市场 STM32 和 GD32 渠道价格维持在 5-10 元区间,而从 2020 年第三季度开始,STM32 部分型号渠道价格上涨至 55-70 元,GD32 部分型号渠道价格上涨至 25-30 元,有的甚至飙升至 60-70 元。

到 2021 年 11 月,受缺芯浪潮影响,MCU 缺货呈现结构性变化,随着产能释放,消费类 MCU 供需紧张程度有所缓解,但车规级 MCU 仍然呈现紧张态势,主要原因是车规级芯片验证周期长,产能释放较慢。

到了 2022 年,全球 MCU 市场行情急转直下。

据 IC Insights 统计,2021 年,全球 MCU 平均价格上涨了 10%,创下 25 年来的最大涨幅纪录。但是,到了 2022 上半年,持续下行的经济环境打断了终端厂商的囤货需求,以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需求骤冷,使得消费类 MCU 市场拉货动能明显减弱,大量货品卖不出去,厂商库存节节攀升。

2022 下半年,中国大陆 MCU 厂商不惜亏本降价清库存,有国际知名 IDM 大厂也加入了杀价战场。

2022 年 12 月,全球 MCU 厂商价格端表现有明显分化。国际大厂,如瑞萨电子、NXP 等的汽车、工业类应用占比较高,ST 也在逐步加码汽车、工业 MCU 产品占比,因此,这些厂商的价格表现稳健,然而,中国本土 MCU 厂商产品多以消费类应用为主,供过于求,打价格战难以避免,且十分惨烈,一直持续到 2023 上半年。

库存方面,以 ST、NXP、微芯(Microchip)这三家厂商为例,2023 年第二季度平均库存环比增至 63 亿美元,库存周转天数环比提升 6 天,至 132 天,创 5 年来最高水平。下图所示为招商证券统计的全球 MCU 厂商库存(百万美元)和库存周转天数。

中国大陆 MCU 厂商库存周转天数也接近历史高位,在这种情况下,纷纷布局汽车 MCU 等蓝海赛道。

到了 2023 下半年,特别是从 9 月开始,全球 MCU 市场出现复苏信号,如本文开篇所述,价格止跌,有的小幅上涨。

近期,MCU 交期持续缩短,进入 2023 年第三季度以后,据富昌电子统计,从 9 月开始,国际大厂的 8 位和 32 位 MCU 交期继续下滑,价格环比持平。NXP 表示,中国低端 MCU 价格下滑趋势未变,ST 的部分型号价格已经跌至 2021 缺货涨价前水平,9 月价格环比仍小幅下滑,但下滑幅度明显收窄。微芯表示,交期明显缩短,从年初的 52 周降至 26 周。

下图所示为招商证券统计的各大 MCU 厂商 9 月体现出的交期和价格走势。

总体来看,今年 Q2-Q3 去库存已见成效,消费、家电、物联网应用 MCU 库存趋于平稳,工业类持续去库存,汽车应用方面,下游 Tier1 和车厂面临芯片库存压力,汽车 MCU 进入去库存周期。

在中国大陆市场,兆易创新、中颖电子都表示价格进入触底阶段,乐鑫的库存已降至正常水位。兆易创新表示,消费类去库存比较明显,中颖电子此前签订了长期协议,下半年库存预计小幅增加,中微半导则表示,库存正在减少。

虽然有明显回暖迹象,但 2023 下半年的 MCU 市场总体状况并不乐观,特别是终端消费需求并未明显提振。新唐、盛群表示,下半年客户需求仍然较弱,乐鑫订单能见度仅为 1 个月,微芯表示,客户正加速取消或推迟订单,对车用 MCU 业务展望悲观,国芯科技表示,由于汽车产业链下游面临芯片去库存压力,汽车 MCU 短期需求不足。

下面重点看一下中国本土 MCU 企业的发展机会,特别是在整体产业复苏前夜,后来者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。

MCU 是以国外品牌为主的行业,从全球市场来看,主要被 NXP、瑞萨电子、ST、微芯、英飞凌、德州仪器(TI)等企业占据,以 2022 年营收计算,前五名厂商分别是 ST、英飞凌、NXP、瑞萨电子和微芯。

相对于全球 MCU 市场而言,中国的 MCU 市场较为分散,且主要被海外龙头企业占据(国际大厂在中国 MCU 市场的份额超过 80%),国产品牌的拓展空间和潜力很大,就看谁能做出好产品和服务了。目前来看,可以对国际 MCU 大厂发起挑战的中国本土品牌有兆易创新、中颖电子、乐鑫、复旦微电子等。

近些年,兆易创新、中颖电子、乐鑫等企业发展迅速,但全球市场的终端应用以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为主,而大部分中国本土 MCU 厂商仍集中在小家电和消费类电子等中低端应用市场,在汽车等中高端领域的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。作为中高端市场的工艺和产品,工控和车规级 MCU 对于稳定性、质量等都有很高要求,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才可以上市,其验证周期较长,对 MCU 厂商的工艺和质量提出了很高要求。

谈到中国本土 MCU 企业的发展机遇,首先自然是基于本土庞大的市场规模,在此基础上,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变化给了中国本土企业追赶国际大厂的机会,主要体现在两方面:一、技术不断成熟,来自国际大厂的技术竞争壁垒减弱;二、AI 化对传统 MCU 产生的影响正在显现,中国本土企业可以在技术变革期内加快追赶脚步。

首先,看一下中国本土 MCU 的技术进步情况。

以前,中国本土企业主攻 8 位 MCU,而中高端的 32 位产品市场主要被国际大厂把持着,近些年,随着国内市场对国际大厂中高端 MCU 产品的技术和应用不断消化,同时,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愈加频繁,通过时间积累,中国本土企业在 32 位 MCU 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。

中国本土 32 位 MCU 在芯片设计、制造工艺、封装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,一些 IC 设计公司不断推陈出新,不断提升可与国际先进水平媲美的芯片性能、功耗、安全性等关键指标。此外,一些中国本土芯片制造厂已经具备了自主生产 32 位 MCU 的能力,能够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,一些芯片封装厂也在不断提升技术,使得本土 32 位 MCU 在封装可靠性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竞争力快速提升。

中国本土 32 位 MCU 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步,包括硬件加密、安全启动、安全认证、存储器保护等。

其次,AI 的发展也给中国本土 MCU 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。

传统意义上,AI 芯片是算力强、功率大、尺寸大的代名词,主要用于对算力要求较高的领域。

随着 MCU 的算力不断提升,其主频已经提升到 GHz 级,可以满足边缘侧低算力 AI 应用需求了,因此,将 AI 集成在 MCU 上,用一颗芯片实现端侧部署,正在成为新的潮流。包括瑞萨电子在内的多家 MCU 大厂都在探索将 MCU 与 AI 结合的技术,未来,MCU 也有望在 AI 领域有所作为。

将 MCU 与 AI 结合是新技术,特别是 AI,并不是传统 MCU 厂商擅长的领域,这方面,中国本土 MCU 企业与国际大厂处在同一起跑线上。就像是在 AI 服务器井喷的这几年,传统 CPU 大厂都落在了后面。因此,这种变化给后来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,如果能将 MCU 逻辑和 AI 逻辑有机地整合好,在越来越庞大的物联网市场,将有很大的施展空间,这是中国本土 MCU 厂商的新机遇。不过,这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,还是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 AI 基因才行。

目前,中国本土相关 MCU 企业正在融合 AI 方面进行深入研究,例如,国民技术基于 Cortex-M7 内核的 MCU 可支持高算力的机器学习应用;纳思达拥有面向深度学习应用的 MCU 计算平台,负责轻量级深度学习模型推理加速。

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,近几年,随着市场行情和国际大厂发展策略的变化,中国本土 MCU 厂商也要面对多种挑战,主要体现在两方面:一、高端产品「平民化」,国际大厂有「降维打击」的举措;二、中国大陆厂商之间,以及大陆企业与中国台湾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。

面对中国本土厂商 32 位 MCU 的进步,国际大厂在技术和性能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小,要想在中国市场保持竞争力,单靠技术已经不行了,特别是在全球芯片市场供过于求的 2022 年,国际 MCU 大厂的日子也不好过,为了提升竞争力,它们开始了价格战,想通过技术优,价格差不多的策略,从中国本土 MCU 厂商手中夺回原有的市场份额。

进入 2022 年以后,中国 MCU 市场两大巨头 ST 和 TI 相继带来了 32 位 MCU 新品,同时,大幅降价也不期而至。2022 年 8 月,ST 的 STM32F103C8T6 价格由 2021 年的 200 元降至约 20 元,只有最高价的十分之一。实际上,这款芯片在 2020 年疫情出现之前的正常价在 5 元左右,降到 20 元还是比之前贵。从此也可以看出,MCU 大厂在中国市场的毛利率高得离谱,它们降价的话,确实会给本土厂商带来很大压力。

2023 上半年,MCU 市场杀价进入白热化,ST、NXP 的产品普遍回归到常态价,兆易创新等中国本土厂商被迫继续降价。

在这种策略影响下,32 位 MCU 已成为市场主流产品,且不断向下蚕食 8 位产品市场。在激烈「内卷」态势下,中国本土企业原有的低价、甚至是「赔本赚吆喝」策略,越来越难以为继。

下面看一下中国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。

据不完全统计,中国本土有 100 多家 MCU 企业,它们中的大部分都集中在小家电和消费类电子等中低端应用领域。技术含量整体不高必然带来价格「内卷」,特别是在近两年低迷市场需求的影响下,价格战非常激烈。据悉,某上市公司的 M0+级 MCU 定价根本不挣钱,甚至亏本,而其它本土 MCU 厂商只能跟进,这使整个行业难以摆脱低端化竞争的困境。

此外,中国大陆企业还要面对中国台湾 MCU 企业的竞争。有台系 MCU 厂商表示,由于品质更好,客户容许台厂产品比大陆供应商的报价高 10%-15%,不过,总体来看,两岸 MCU 厂商报价差距一直在缩小,而台厂产品总体性能还是要高于大陆的,未来,来自台厂的竞争必然会越来越凸出,大陆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,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水平是关键。

全球 MCU 市场从 2020 年之前的平稳发展,到 2021 年的缺货涨价,再到 2022 年的急速下滑,发展到 2023 下半年,开始出现回暖迹象,大起大落之下,给国际大厂和中国本土企业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。

相对而言,在市场压力之下,国际大厂凭借其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,会有更多的腾挪空间,也有更多的牌可打。

对于中国大陆 MCU 厂商来说,挑战一直存在,而当下和未来的机遇在不断增多,发展前景还是可期的。

中国企业微芯汽车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

“掌”握科技鲜闻 (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)

相关新闻
大湾区新闻网

大湾区新闻网10000+篇文章

站点 微博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大湾区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
返回列表

拓展阅读
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4 by 大湾区新闻网 www.sczixu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